央广网广州11月6日消息(记者王雪薇 夏燕 官文清 张胜强 王倩 郭翔宇)最近,一种能自动监控飞机“空中闪屏”故障的系统(LCDU725)被授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正式应用于我国飞机附件维修领域。通过自动检测,不但极大地提高了精准度,也让维修员肉眼观察成为了历史。
发明这项专利的负责人,是我国顶尖的“飞机医生”刘明德。深耕飞机附件维修行业36年,他从毛头小伙到知天命的年纪,一直在同各种零件“打交道”。
从1985年至今,他见证了中国民航飞机附件维修行业,从近乎一片空白到打破国外垄断,走向自主创新之路的全过程。
刘明德接受央广网记者独家专访
带着“委屈”入行
1985年,20岁的刘明德从技工院校毕业,进入广州航修厂工作后,他被分配去维修飞机附件。
年轻时的刘明德(后排左二)
看到很多同学去了航线维修,刘明德的内心也不淡定了。“当时觉得有点委屈,因为我也想去修飞机!”
除了委屈,随之而来的,还有“后悔”。“飞机的技术发展太快了,每天都要学习啊,读书时都没这么累!”
刘明德(左)。(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摄)
但时隔30多年,回想起这些往事,他却由衷地感谢那段经历。“想方设法做到极致,真正体现了学无止境。”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飞机附件维修能力近乎空白,所以只能将飞机附件送去国外检修。投入大、周期长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飞机附件维修能力的发展,自主创新迫在眉睫。
1994年,刚刚组建不久的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开始重点布局附件维修板块,并斥资3000万美元购买设备。
“在负责项目的过程中,我们总觉得这设备太贵了。一台可能要100万、200万、300万,特别是很多小工具,看上去简单,其实比黄金还贵,可能卖一两千美金!”
刘明德团队早期工作场景(资料图片)
也正是此时,让刘明德下决心带领团队从零起步自己研发设计。他坦言,由于起步晚,很多维修标准、设备都不熟悉,建设初期困难重重。
“学习、掌握国外前沿技术挺难的。因为这些技术是不开放,我们只能‘跑步’追赶科技的发展。”
刘明德团队早期工作场景(资料图片)
凭着这股拼劲,刘明德和团队成员摸索前进。他们不但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还让中国技术拿到了全球的“通行证”。
“我们修出去的附件,是能在全世界的飞机上使用的!”
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2016年8月,“刘明德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迄今累计获得111项国家专利。
他所在的附件业务中心也成为国内功能最完备的飞机附件维修基地之一,拥有超过400名熟练技术人员。
“国外的不少航空公司,就算疫情期间也要到我们这里维修。”
如今,00后也加入了刘明德团队。从60后到00后跨度几十年,刘明德坦言没有代沟。“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应用前沿技术提高智能化水平,让我们维修的产品更稳定。”
刘明德近期参加广东省人社厅组织的“点亮技能之光”主题系列活动,分享心路历程。(央广网记者 夏燕摄)
据悉,离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只剩不到40天。期待有更多的年轻人在赛场上勇创佳绩,像“蓝天卫士”刘明德一样,靠技能“点亮”人生,用技能为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