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更多“技能改变人生”的故事
来源:互联网 作者:西部人力 发布时间: 2021-09-17 1172 次浏览

最近,一位又飒又美的“汽修班女孩”突然火了。她叫古慧晶,是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2019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名学生。2021年4月,古慧晶在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机电维修赛项目中获得一等奖,不仅刷新了发动机拆装赛项目的全校纪录,也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参加此类赛事并夺得一等奖的女生。


古慧晶之所以在网络上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是由于大众对“女性”和“汽修”的搭配感到稀奇。而且,在世俗的眼光里,“职校生都是在混日子、女孩不能学汽修。”然而,17岁的古慧晶日常却扎着丸子头、穿着灰色工装服、戴着白色手套,在车间里摆弄扳手、拆卸轮胎。“每天早上8点前就到实训室,一遍遍地重复训练四轮定位、汽车故障诊断与发动机拆装、维护与保养等操作,直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宿舍。”这是关于古慧晶新闻报道中的一段话。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金子到哪都能发光,前提是要经历千锤百炼。


可以说,古慧晶“用实力打破了性别和职业偏见”,向不少家长和高考考生昭示,靠知识改变命运,不是只有考上大学这一条路,而是条条道路都能通向成功。同时,也告诉人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实体经济要做大做强,不仅需要高科技人才,同样需要大量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尤其是身处底层的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大多数都是要靠读书,鱼跃龙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转变。尤其是每年高考放榜时,没有过分数线的考生及家长认为,人生自高考落榜之时,就没有了出路。即便是国家花大力气广开教育之路,鼓励各级各地开办了不少高职院校,可由于人们观念中固有的偏见,不少考生都选择了非普通院校不上,而不太乐意选择高职院校就读,认为“操作机床的不如坐办公室的”。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为千万职校学生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技术工人(技能劳动者)近1.7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不到4800万人。2019年我国开始实施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出到2021年底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达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以上。当下,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教20条”发布,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我们不能只认为读大学才有出路,而是必须认识到,只要你真正掌握了技能,靠技术也能过上美好生活。同时,政府要加快推动、鼓励、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学校深度合作,社会应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成就更多“技能改变人生”的精彩故事。


因此,我们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拓宽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健全技能竞赛体系,加大表彰激励力度,让技能人才有干劲有奔头。要持续优化人才使用平台、深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如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基础上,由企业、行业自行建立技能等级晋升评聘机制,评聘过程中可采用以业绩贡献、创新成果、带徒培养、综合技能水平、年度绩效考评等为指标的评价依据,为技能人才搭建成长通道。要完善“技能越高、工资越高”的薪酬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向一线技术工人倾斜,将按工作时长进行工作分配的方式变为按技能等级分配,让更多青年技术工人愿意扎根一线历练创造,让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实现从“工人”到“工匠”、从“人力”到“人才”的转变,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精良的能工巧匠队伍,引导他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走技术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要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的创业精神和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术的社会风气,真正让技能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的“香饽饽”。



来源:东方财富网